【原文】
三古盛时①,圣君贤相承继熙洽②,道德之精,沦②骨髓,而学问之意,达于闾巷③。是以其时置兔之野人④,汉阳之游女,皆含性贞娴吟咏,若伊莘、周召、凡伯、仲山甫之伦⑤,其道足文工,又不待言。降及春秋,王泽衰竭,道固将废,文亦殆殊已。故孔子睹获麟⑥,曰:“吾道穷矣!”畏匡曰:“斯文将丧!”于是慨然发愤,修订六籍⑦,昭百王之法戒⑧,垂千世而不刊,心至苦,事至盛也。仲尼既没,徒人分布,转相流衍。厥后聪明魁桀之士⑨,或有识解撰著,大抵孔氏之苗裔⑩。其文之醇驳,一视乎见道之多寡以为差:见道尤多者,文尤醇焉,孟轲是也;次多者,醇次焉;见少者,文驳焉;尤少者,尤驳焉。自荀、扬、庄、列、屈、贾而下,次第等差,略可指数。
【注释】
①三古:泛指古代,特指夏、商、周三代。
②熙洽:清明和乐,安乐和睦。
③闾巷:借指乡里民间。
④野人:田野之民,乡野之人。
⑤伊莘:名伊,一说名挚,夏末商初人。曾辅佐商汤王建立商朝,被后人尊之为中国历史上的贤相。周召:周成王时共同辅政的周公旦和召公奭的并称。两人分陕而治,皆有美政。凡伯:凡国之君在周代世为王室卿士。周厉王时,在王室供职的凡伯曾赋诗讥讽时政。仲山甫:一作仲山父。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后裔。周宣王元年(前827),受举荐入王室,任卿士。
⑥获麟:指春秋鲁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事。相传孔子作《春秋》至此而辍笔。
⑦六籍:即六经。指孔子整理的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乐》、《春秋》。
⑧百王:历代帝王。
⑨魁桀:指出众的人。
⑩苗裔:子孙后代,引申指学术上派生之支流。
【翻译】
夏、商、周三代的鼎盛时期,圣明的君主和贤能的辅相世代相传,社会清明安定,道德的精义深入到人们的心中,讲求学问的风尚普及到市井乡间。因此,那时候哪怕是捕兔子的乡野之人,还是江汉水边游玩的女子,都天性淳厚贞静,善于吟咏自己的情性。至于像伊莘、周召、凡伯、仲山甫等人,他们的德行完美,文才精工,自然不用多言。等到了春秋时期,君王的恩泽衰败枯竭,道义本身行将废弛,文章也渐渐变化了。所以,当孔子看到人们捕获麒麟,就叹息说:“我崇尚的大道完结了啊!”被匡人威胁时说:“古代的礼乐制度将要丧失了!”于是慨然发愤,修订六经,昭示称王百代所需要的法制,使之流传千世而不更改,真是用心良苦之至,事业盛大之极啊!孔子去世之后,他的门徒遍布天下,不断传授、演进他的学说。后世聪明杰出的人才,或者是有知识见解擅长著书立说者,大多都是孔子的传人。他们的文章是醇厚还是驳杂,完全根据他们掌握大道的多少来确定各自的品位:掌握大道特别多的人,他的文章就醇厚深沉,如孟轲就是这样的人;掌握大道较多的人,他的文章就较为醇厚;掌握大道少的人,他的文章就有些驳杂浮泛;掌握大道越少的人,他的文章就越驳杂。在荀况、扬雄、庄子、列子、屈原、贾谊之下,他们的高低等次,基本上可以排列出来。
【点评】
“文以荷道”是曾国藩文学主张,他认为古人文章醇厚与否,与其包含大道的多少有关,并以历代文章为例来说明。夏商周时期,不仅伊莘、周召、凡伯、仲山甫等人,德行完美,文才精工,就是凡夫俗子,也天性淳厚、善于吟咏。这是因为君主圣明、社会清明的精义已深入人心。降及春秋,文风渐变,乃君王恩泽枯竭,道义废弛之故,所幸孔子愤然发奋,修订六经,流芳千古。
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“上失其道,民散久矣”的时代。继康乾盛世之后,西方列强加强对华的侵略,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,世风日下,人心日沦,社会陷入分崩离析危机。而官场上却遍是圆滑弥缝之辈,虚伪粉饰之徒,人才日见寥落。曾国藩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势下,肩负起“文以荷道”的历史使命,曾国藩认为要使整个社会风气为之一变,不能用强力,而只能诉诸文事。他认为,文章是“经国之大业,不朽之盛事”,须以“文以载道”来达到“文以救世”目的,他曾对弟子等言:“君子之为学,以明道,以救世也。”
曾国藩不但自己率先身体力行,写慷慨激昂之文字,还聚集一大群和他经历、志向、精神状态颇为相似的文人们,他们继承和发扬曾国藩的文学主张,形成了文学史上桐城文派。他们用文字把积弊积弱、危在旦夕的局势告诉世人,警戒世人,目的为了挽救世风,使其更有效服务于政治和社会。经世致用,就是荷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