尝谓独也者,君子与小人共焉者也。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之妄,积妄生肆,而欺人之事成。君子懔其为独而生一念之诚,积诚为慎,而自慊之功密。其间离合几微之端,可得而论矣。盖《大学》自格致以后,前言往行,既资其扩充;日用细故,亦深其阅历。心之际乎事者,已能剖析乎公私;心之丽乎理者,又足精研其得失。则夫善之当为,不善之宜去,早画然其灼见矣。而彼小人者,乃不能实有所见,而行其所知。于是一善当前,幸人之莫我察也,则趋焉而不决。一不善当前,幸人之莫或伺也,则去之而不力。幽独之中,情伪斯出,所谓欺也。惟夫君子者,惧一善之不力,则冥冥者有堕行;一不善之不去,则涓涓者无已时。屋漏而懔如帝天,方寸而坚如金石。独知之地,慎之又慎。此圣经之要领,而后贤所切究者也。

【原文】

尝谓独也者①,君子与小人共焉者也。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之妄②,积妄生肆③,而欺人之事成。君子懔其为独而生一念之诚④,积诚为慎⑤,而自慊之功密⑥。其间离合几微之端⑦,可得而论矣。盖《大学》自格致以后⑧,前言往行⑨,既资其扩充;日用细故⑩,亦深其阅历。心之际乎事者(11),已能剖析乎公私;心之丽乎理者(12),又足精研其得失。则夫善之当为,不善之宜去,早画然其灼见矣(13)。而彼小人者,乃不能实有所见,而行其所知。于是一善当前,幸人之莫我察也(14),则趋焉而不决。一不善当前,幸人之莫或伺也(15),则去之而不力。幽独之中,情伪斯出(16),所谓欺也。惟夫君子者,惧一善之不力,则冥冥者有堕行(17);一不善之不去,则涓涓者无已时(18)。屋漏而懔如帝天(19),方寸而坚如金石(20)。独知之地,慎之又慎。此圣经之要领,而后贤所切究者也。

【注释】

①尝:曾经。

②妄:虚妄,狂妄。

③积:积聚。肆:恣纵,放肆。

④懔(lǐn):畏惧,恐惧。

⑤诚:诚实,真诚。慎:谨慎,慎重。

⑥自慊(qiè):自足,自快。密:稠密,多。

⑦离合:符合与不符合,接近与不接近。几微:细微,细小。

⑧《大学》:原为《礼记》第四十二篇。朱熹将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合编【注释】,称为《四书》,从此《大学》成为儒家经典。格致:“格物致知”的略语,考察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。《礼记·大学》:“致知在格物,物格而后知至。”

⑨前言:前人的言论。往行:过往的行为,特指先贤的德行。

⑩日用:日常,平时。细故:琐事。

(11)际:交会,适逢。

(12)丽:依附,附着。

(13)画然:明察貌,分明貌。灼见:明白透彻的见解。

(14)幸:侥幸,希望。察:发觉,觉察。

(15)伺:观察,察看。

(16)情伪:真假,真诚与虚伪。

(17)冥冥:私下,暗中。

(18)涓涓:细水缓流貌。

(19)屋漏:古代室内西北隅施设小帐,安藏神主,为人所不见的地方,称作“屋漏”。后即用以泛指屋之深暗处。

(20)方寸:指心。

【翻译】

我曾经说“独”这个东西,是君子和小人共同拥有的。小人以为自己是单独一人的时候,往往会产生非分狂妄的念头,这些非分狂妄的念头积聚得多了就会任意妄为,而欺负别人的坏事就会产生。君子忧惧自己是单独一人的时候,往往会产生真诚无妄的念头,这些真诚无妄的念头积聚得多了就会小心谨慎,而自我约束的功夫就下得多了。君子、小人在单独处事上的微妙差异,是可以加以评论的了。

《大学》自穷究事物的原理并获得知识以后,前人的言论和行为都可以作为扩充个人知识的资料;日常生活中的琐碎问题也可以加深个人的阅历见识。他的心在遇到事情的时候,已经能剖析公私间的区别;在联系道理的时候,又可以精辟地研究事理的得失。那么,对于善事应当去做,不善之事不应去做,早已清楚地认识到了。而那些小人们,却不能有实实在在的见识,而去实行他所知道的事。因此当眼前有一件善事需要做时,唯恐别人不知道,因而去做时迟疑不决;面临一件不好的事情时,心存侥幸,以为别人不一定能知道,因而拒绝得很不力。背地里独处之时,弄虚作假的念头就产生了,这就是欺骗。而君子,唯恐去办一件善

事办得不力,在暗中有堕落的行为;一个坏毛病改正不了,就会像涓涓细流一样长年不断地犯下去。暗室之中却仿佛面对天日,心里坚如金石。在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单独行事,一定要慎之又慎。这就是圣人经典中的要领,也是后世贤人所切实探究的问题。

【点评】

君子修身,贵在慎独。“慎独”是古代重要的自我修养方法,指不为外物所左右而保持道德自觉。《礼记·大学》说:“所谓诚其意者,毋自欺也。如恶恶臭,如好好色,此之谓自谦。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”慎独工夫的要点就是诚于中,不自欺,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,坚守内心的纯净和生命的本真,由身心合一进而达到天人合一。《礼记·中庸》说:“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;可离,非道也。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。故君子慎其独也。”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,不要因为别人看不见就做见不得人的事。慎独是对自己有所要求,时刻检点,防微杜渐,使自己的道德品质高尚起来。

曾国藩改号“涤生”,即是取“从前种种,譬如昨日死;从后种种,譬如今日生”的意思。他不仅每天记日记,借以反省自己的言行,而且订下修身十三课,借以约束自己的身心。

一、主敬:整齐严肃,无时不惧。无事时心在腔子里,应事时专一不杂。

二、静坐:每日不拘何时,静坐一会,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。正位凝命,如鼎之镇。

三、早起:黎明即起,醒后勿沾恋。

四、读书不二: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。东翻西阅,都是徇外为人。

五、读史: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,虽有事不间断。

六、写日记:须端楷。凡日间过恶:身过、心过、口过,皆记出。终身不间断。

七、日知其所亡: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。分德行门、学问门、经济门、艺术门。

八、月无忘所能:每月作诗文数首,以验积理之多寡、养气之盛否。

九、谨言:刻刻留心。

十、养气:无不可对人言之事。气藏丹田。

十一、保身:谨遵大人手谕:节劳、节欲、节饮食。

十二、作字:早饭后作字。凡笔墨应酬,当作自己功课。

十三、夜不出门:旷功疲神,切戒切戒。

曾子说:“吾日三省吾身。”明代杨继盛说:“或独坐时,或深夜时,念头一起,则自思曰:这是好念是恶念?若是好念,便扩充起来,必见之行;若是恶念,便禁止勿思。”这些都是做慎独工夫的经验之谈。只有通过来自后天的切磋琢磨,刻苦砥砺,以及二六时中的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,才能克己复礼,进而复归“仁”的道德境界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