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下无现成之人才,亦无生知之卓识,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。《淮南子》曰:“功可强成,名可强立。”董子曰:“强勉学问,则闻见博;强勉行道,则德日进。”《中庸》所谓“人一己百,人十己千”,即强勉功夫也。今世人皆思见用于世,而乏才用之具。诚能考信载籍,问途已经,苦思以求其通,躬行以试其效,勉之又勉,则识可渐通,才亦渐立。才识足以济世,何患世莫己知哉?

【原文】

天下无现成之人才,亦无生知之卓识①,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。《淮南子》曰:“功可强成,名可强立。”董子曰②:“强勉学问,则闻见博;强勉行道,则德日进。”《中庸》所谓“人一己百,人十己千”③,即强勉功夫也。今世人皆思见用于世,而乏才用之具。诚能考信②载籍④,问途②已经⑤,苦思以求其通,躬行以试其效⑥,勉之又勉,则识可渐通,才亦渐立。才识足以济世,何患世莫己知哉?

【注释】

①生知:谓不待学而知之。卓识:高超的见识。

②董子:董仲舒(前179—前104),西汉思想家,儒学家。汉景帝时任博士,讲授《公羊春秋》。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“三纲五常”,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,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,并延续至今。其教育思想和“大一统”、“天人感应”理论,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。著有《春秋繁露》。

③“《中庸》”二句:《礼记·中庸》:“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果能此道矣,虽愚必明,虽柔必强。”

④考信:谓查考其真实。载籍:书籍,典籍。

⑤已经:业已经过,业已经历。

⑥躬行:亲身实行。

【翻译】

天下没有现成的人才,也没有生来就具有远见卓识的人,人才大多都是努力磨炼出来的。《淮南子》说:“功劳可强迫威逼而使之成就,声名也可在强迫威逼的环境中立起来。”董仲舒说:“努力做学问,那么所见所闻就会广博;顽强地寻求真理,那么道德修养就会日益进步。”《中庸》里所说的“别人一次能学好的,我就学一百次;别人十次能学好的,我就学他一千次”,就是要勉励自己多付出工夫。现在人们都期盼能够为世所用,但自身却缺乏社会需要的才能谋略。如果真正能从古代典籍中得到验证,再向那些事业有成就的人学习,苦苦思索通用于当世的途径方法,并亲身去实践,检验它的成效。努力又努力,那么就可以通达识见,才能也就逐渐培养起来了。才能见识足以有益社会,还用得着担心世上不知道自己吗?

【点评】

曾国藩认为,才能都是经过磨炼造就出来的,即使是上好的玉石,也需要切磋雕琢才能成器。很多人都希望能够经世致用,建功立业,但是自身却缺乏相应的见识和才能。因此,曾国藩提出“强勉”工夫,也就是《中庸》说的:“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”只要下了这样的工夫,自然德日新而业日进。孔子说:“不患无位,患所以立;不患莫己知,求为可知也。”也就是说,不怕没有地位,不怕不为人知。如果能够讲学修德,成为仁人君子,自然可以立足社会,为人所知。

曾国藩不仅有知人之明,用人之智,而且还有树人之道。对于发现人才、造就人才的方法,曾国藩概括为八个字:“得人不外四事,曰广收、慎用、勤教、严绳。”广收,就是广泛访求、网罗人才;慎用,就是分辨良莠、知人善任;勤教,就是善于磨砺、促其成才;严绳,就是严加督责、清慎诚戒。曾国藩认为,领导者对于下属,除了识别人才、知人善任外,还肩负着师长的职责,需要因材施教,助人成长。

曾国藩的幕府就是一个造就人才的移动学校:“盖其耳目闻见较亲于人,而所至山川地理之形胜,馈诨之难易,军情之离合,寇形之盛衰变幻,与凡大帅所措施,莫不熟察之。而存于心久,及其措之裕如,固不啻取怀而予。故造就人才,莫速于此。”李鸿章回忆说:“在营中时,我老师总要和我辈同时吃饭;饭罢后,即围坐谈论,证经论史,娓娓不倦。都是于学问经济有益实用的话。吃一顿饭,胜过上一堂课。”曾国藩对身边的幕僚既有指点劝诫,又有鞭策鼓励,既有师长课督之风,又有父兄期望之意。正是因为有“得天下英才而教之”的大境界,曾国藩不仅赢得了幕僚的敬重与爱戴,而且还吸引了大量人才前来投靠和依附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