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凡天下官宦之家①,多只一代享用便尽。其子孙始而骄佚②,继而流荡③,终而沟壑④,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⑤。商贾之家,勤俭者能延三四代;耕读之家,谨朴者能延五六代⑥;孝友之家⑦,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。我今赖祖宗之积累,少年早达⑧,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⑨,故教诸弟及儿辈,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,不愿其为仕宦之家。
若不能看透此层道理,则虽巍科显宦⑩,终算不得祖父之贤肖,我家之功臣。若能看透此道理,则我钦佩之至。澄弟每以我升官得差(11),便谓我肖子贤孙,殊不知此非贤肖也(12)。如以此为贤肖,则李林甫、卢怀慎辈(13),何尝不位极人臣(14),舄奕一时(15),讵得谓之贤肖哉(16)?予自问学浅识薄,谬膺高位(17),然所刻刻留心者(18),此时虽在宦海之中,却时作上岸之计。要令罢官家居之日,己身可以淡泊,妻子可以服劳(19),可以对祖父兄弟,可以对宗族乡党。如是而已。
【注释】
①官宦:泛指官员。
②骄佚:骄奢安逸。
③流荡:放荡,不受拘束。
④沟壑:溪谷,山涧。此处是死的意思。
⑤庆延:谓福泽绵延。
⑥谨朴:谨慎淳朴。
⑦孝友:事父母孝顺,对兄弟友爱。
⑧早达:年少显达。
⑨殆尽:几乎罄尽。
⑩巍科:犹高第,古代称科举考试名次在前者。显宦:旧时指职位高、声势显赫的官吏。
(11)澄弟:指曾国藩弟弟曾国潢(1820—1886)。原名国英,字澄侯,族中排行第四。
(12)殊不知:竟不知道。
(13)李林甫(683—752):唐宗室,小字哥奴,唐玄宗李隆基时的著名宰相,时人称他“口有蜜,腹有剑”。卢怀慎(?—716):滑州灵昌(今河南滑县西南)人,玄宗开元元年(713)为宰相,生前有“伴食宰相”的贬称。
(14)位极人臣:泛指身为重臣,官位很高。
(15)舄(xÍ)奕:光耀,显耀。
(16)讵得:岂能,怎能。
(17)膺:因被任命、提升或被选举而担任某职。高位:显贵的职位。
(18)刻刻:每时每刻。
(19)服劳:服事效劳。
【翻译】
凡是天下官宦人家,大多数仅仅一代就将家业享用殆尽,其子孙们起初骄横懒散,继而漂泊流荡,最终死于沟壑,能够有幸延续家声一二代的实在非常罕见。至于商贾巨富之家,勤俭持家的能够延续享用三四代;耕读人家,谨慎俭朴的能够延续五六代;孝敬长辈、与人为善的人家,能够延续十代八代的样子。我今生依赖祖宗累积的德行,能够少年得志、家业发达,却唯恐我一个人享用殆尽,所以教导各位弟弟和侄儿辈,希望共同立志发奋,使我们家成为耕读、孝悌、友善、和睦的家族,而不愿成为一般的官宦人家。
如果不能看透这层道理,那么即使科举高中、官位显赫,也终究算不得祖父的贤能孝义的子孙,算不得我们家的大功臣。如果能识透这番道理,那么我将钦佩之至。澄弟一直认为我升官得志,便说我是孝子贤孙,殊不知这并不是贤德孝义啊!如果以此为贤孝之举,那么李林甫、卢怀慎之流,何尝不是位极人臣、显赫一时的人物,岂能说他们也是贤孝之人吗?我深知自己学浅才疏,误登高位显爵,于是事事留心,时时在意,现在我虽然身在仕途宦海之中,却时刻做着弃官上岸的打算。希望能够在我弃官回家的时候,自身可以淡泊名利,妻儿可以担任劳作,这样才对得起祖父和各位兄弟,也对得起宗族乡亲。仅此而已。
【点评】
忠厚传家久,诗书继世长。曾国藩从历史经验和社会阅历出发,指出家业能否绵延久远,并不在于出身官宦人家或者商贾巨富,而主要在于家风,即核心价值观的建设。也就是说,家庭内部个体与群体之间、家庭内部与外部社会之间,要建立耕读、孝悌、友善、和睦、勤俭、谨朴等价值观,这些不但具有普遍性,而且具有实践性。
因此,曾国藩非常重视家教,要求家族成员养成勤俭自持的良好习惯。他说:“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,以成数石之粟,数尺之布;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,不营一业,而食必珍馐,衣必锦绣,酣豢高眠,一呼百诺,此天下最不平之事,鬼神所不许也,其能久乎?”他不仅如是说,而且还身体力行:“勤俭自持,习劳习苦,可以处乐,可以处约,此君子也。余服官二十年,不敢稍染官宦气习,饮食起居,尚守寒素家风,极俭也可,略丰也可,太丰则不敢也。”
曾国藩还敦促家人每日坚持学习。他说:“吾家男子于看、读、写、作四字缺一不可。妇女于衣、食、粗、细四字缺一不可。”值得注意的是,他对女子教育格外重视,亲自为家中妇女制定功课表:“早饭后:做小菜、点心、酒、酱之类(食事)。巳午刻:纺花或绩麻(衣事)。中饭后:做针黹、刺绣之类(细工)。酉刻(过二更后):做男鞋、女鞋或缝衣(粗工)。”正是因为曾国藩治家有方,所以兄弟多有建树,子孙也人才辈出。这对今天的家庭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。